──2025年1月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葛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院在区委、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全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各项工作在巩固中深化、在落实中发展。
一、主动服务大局,以有力检察支撑护航嘉定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
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持续迭代升级服务举措,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助力营造平安稳定、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协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坚持依法从严与依法从宽并重,始终保持“严”的震慑,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975人、提起公诉2040人,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48人,有力震慑犯罪;依法落实“宽”的政策,对轻微犯罪决定不批捕208人、不起诉426人,91%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创新“部庭所”联动化解、轻微刑事案件社会公益服务考察机制,增进社会和谐。坚持治罪与治理并举,与区应急管理局协作完善检察官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机制,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5人,与消防救援支队共建消防事故调查联合工作站、升级“火诉”平台。开展涉电动自行车及换(充)电柜等消防安全监管专项活动,立案相关公益诉讼30件,推动消除风险隐患672个,督促行政机关对71家店铺依法进行处理,源头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打造安商惠企法治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能级护企发展,推出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2条举措,与区工商联会签协作意见,成立检察护企法治服务中心,系统完善制度供给。做实权益保障为企撑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四大检察”协同发力办理涉企案件233件,同比上升81%,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犯罪237人,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企业内部腐败案件40件,对一起利用“网络水军”恶意损害企业商誉案,全方位审查被告方散布传播虚假负面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事实证据,获法院判决支持,以扎实履职促进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凝聚法治合力助企纾困,帮助54家企业挽回损失1100万余元。与区司法局依法共促相关审批管理规范,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松绑”。
护航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锚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功能定位,制定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9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成色更足。延伸检察监督深度,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56件,办理全市首例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提起著作权保护诉讼支持起诉案。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政处罚非诉执行监督案入选最高检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提升法治服务精度,加大对平台经济、流量经济司法保障力度,联合公安、法院对利用网购平台优惠政策“薅羊毛”案件开展源头治理,回应在线新经济业态法治需求。拓展多元共治广度,顺应嘉定智能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区公安分局、网信办共同成立“安行·嘉定”网络空间站,检察长担任汽车产业园区法治副园长,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数据安全保护,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办理全国首例篡改新能源汽车电池数据案,在全面引导侦查取证、精准指控犯罪的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监测并清理违规“解锁”汽车电池广告,加强网络平台监管,推进综合治理,获评市检察院检察护企优秀案例。
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协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推动嘉定新城与北虹桥“双引擎”全面发力,与市检察院、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区政府联合举办第三届虹桥检察论坛,成立“嘉检扬帆”嘉定新城法律服务队,49名干警下沉“邻距离”检察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160 余件次,延伸基层检察服务触角。协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试点建立全市首个乡村振兴检察服务站,村民小组与检察官一对一联络,开展办案协作、专业咨询20余次,办理耕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关公益诉讼18件,督促复垦耕地160亩。协力刷新城市颜值,围绕美丽嘉定建设,创新落实生态修复补偿、嘉昆太“河长+检察长”等机制,针对占地毁林、非法排污等问题,立案公益诉讼95件,督促清理固废2560吨、被污染水域12万平方米,推动保护林地148亩。协力彰显城市人文魅力,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示范区建设,加强红色文化、城市文脉等公益保护,督促修缮损坏文物15处,促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相融合。
发挥检察之力融入社会之治。主动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依法惩治腐败犯罪,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0人。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办理行贿案件8件,促进构建清廉社会生态。主动融入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升级“沪嘉通”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政府+检察+院校”合作的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研究中心,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最高检等先后调研并给予肯定,府检联动、行检衔接更加紧密。主动融入依法治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7份, 常态化送法入企业、校园、社区,受众2万余人,弘扬法治精神。主动融入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检察战略,研发运用超标电池消防安全隐患等数据监督模型4个,筛查线索2300余条,成案102件,督促整治违法企业71家,财产刑超期执行监督模型在全国推广应用,切实将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二、秉持为民初心,以更强法治担当助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嘉定样板
坚持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办好群众身边每一件“小案”,持续做实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依法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织密食药“安全网”,依法严惩医保领域欺诈骗保“药贩子”18人,针对无证经营、违规销售兽药、非法从事医疗活动等问题,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件,推动开展农贸市场违规使用“生鲜灯”专项整治。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从严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责令删除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200万余条。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起诉以投资彩票机等为幌子的集资诈骗、洗钱犯罪14人。开展预付卡消费领域公益诉讼,督促监管部门对63家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对接、预收资金余额超过风险警示标准的健身机构限期整改。紧盯网络安全,高度关注、有效应对网络犯罪新动态,成立网络检察办公室,积极参与打击治理涉缅北电诈犯罪等专项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传播网络谣言、利用网游开设赌场等犯罪399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合力维护特定人群权益。全链条呵护“少年的你”,“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3人。依法惩戒与教育挽救并重,对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起诉11人,对罪行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附条件不起诉15人,委托开展观护帮教23人,帮助8名涉罪未成年人重返校园。深化“嘉检七色花”品牌建设,与相关部门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困境未成年人救助、控辍保学等方面共建互联,增设检校问诊室、妇女儿童维权驿站,“六大保护”合力持续增强。倾情守护“夕阳红”,针对养老机构食品、消防安全问题向有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区开展专项检查,为“老有颐养”保驾护航。凝聚合力共护“半边天”,推动本区母婴家政领域管理规范,与区法院、民政等单位签订妇女权益保护合作备忘录,围绕反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等方面,加强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衔接配合。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多元化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用工,帮助144人追回欠薪、赔偿款、“风险抵押金”813万余元,相关工作获央视报道。以“检爱”助“无碍”,督促建设、改造无障碍设施10余处。对一名智力残疾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提起指定监护人支持起诉,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社会救助。真心守护“最可爱的人”,与区人武部、退役军人局建立协作,加强多层次军人军属权益保障。
用心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持续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妥善办结群众信访379件,在确保七日内回复和三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两个百分百”的基础上,加强对信访事项跟踪督办,做到事事有着落。促进信访矛盾多元解纷,用情解法结、化心结,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76人次,化解首次矛盾信访60件,促成刑事案件和解9件,首访矛盾化解率100%。积极争创“枫桥式”检察服务窗口,高标准、规范化升级 12309检察服务中心,“嘉言懿行”工作室分别与区司法局、中心医院就律师公益性参与申诉案件矛盾化解、建立紧急医疗救护“绿色通道”等工作建立协作机制,夯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嘉定检察实践样本。推动健全司法救济与社会救助衔接,为96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08万元,协调落实社会救助65人次,兜牢民生底线。
三、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以“三个善于”引领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到法理情有机统一。
刑事检察做优做强。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设,稳步推进深层次监督协作,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126件次,监督立案、撤案549件,纠正漏罪、漏诉176人。一起立案监督案获评市检察院检委会通报参考性案例。加大审判监督力度,提出、提请抗诉8件。一起抗诉案获评上海市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精品案例。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开展嘉昆太联合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引入公开听证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督促70名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罪犯“应收尽收”。搭建数据模型提升财产刑执行监督质效,监督执行到位49万余元。
民事检察质效并重。办理民事监督案件342件,同比增长42%。对5件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强化释法说理,维护司法权威。丰富“嘉民兰馨”品牌内涵,与区法院开展“共享云端法庭”合作,发布支持起诉白皮书,提起民事支持起诉185件。加强民事裁判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筛查提升监督质效,提请抗诉4件,均获改判支持。加强民事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全程监督,制发检察建议35件,协同破解“执行难”,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虚假诉讼监督,监督纠正“假官司”9件。
行政检察提档升级。坚持以行政诉讼监督为中心,办理行政监督案件380件。强化对行政非诉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聚焦知情权保障、强制措施实施等重点环节,制发检察建议10件,确保行政决定有效落地。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协同法院、行政机关等依法规范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8件。构建行政检察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随案同步监督行政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监督纠正6件。准确把握行刑反向衔接“可处罚性”,制定内部办理审查索引,与区公安分局建立全市首个反向衔接案件轻罚不罚协作配合机制,对不起诉但应予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移送主管机关处理307人,防止“不刑不罚”。
公益诉讼检察深化拓展。及时响应改革新需求、发展新动向,立案238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51件,开展磋商43 件,提起诉讼6件。全市首例督促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四起案件被最高检认定为高质效案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持续用好“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参与监督办案128件。推动“人大+检察”公益诉讼联系点再升级,细化规范检察文书备案、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等机制,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协同发力,公益保护同心圆越画越大。
四、坚持培根铸魂,以高标准自身建设锻造检察铁军
对标“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检,融合推进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持续做实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筑牢检察事业发展根基。
坚持政治建设统领。思想上坚定坚决,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开展“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56次,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13项年度重点任务,定期开展检察人员思想动态分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行动上见行见效,向区委、上级检察院等请示报告80次,主动接受区委政治巡察、市检察院和区委政法委政治督察,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提升党建业务融合质效,持续扩大“嘉昆太”检察机关党建教育联盟效应,创新打造“嘉和检韵”文化品牌,营造积极向上氛围,获集体及个人荣誉54项。
坚持能力建设固本。注重实战实训,拓展深化“嘉优强检”“嘉检大讲堂”等培训模式,开展“学练训评赛”一体化岗位练兵、培训研讨80次,1740人次参训,4名干警获全国、市级业务标兵能手,3人入选市级检察人才库。注重借智借力,与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以项目化合作机制促进检校合作成果再深化。以“嘉检PRO”团队为依托,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干警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5篇,9篇获市级以上奖项。
坚持全面从严治检。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职责责任书,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三份清单”,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协同监督、专题会商3次,“四责协同”有效压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纪律党课、宣讲活动等22场,以高质量纪律建设推动更好担当作为。勇于自我监督,紧抓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健全防控措施,寓保护于监督。拧紧责任链条,一体抓实抓好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检委会审议案件15件,开展案件流程监控1253件,案件质量评查2367件,引导依法规范履职,促进检察人员廉而有为。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填报制度,“应录尽录”成为检察自觉。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对执法执勤车辆管理等情况开展督察检查57次,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4人次,严格纪律执行。
五、自觉接受监督,以高质量检察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保持“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清醒,持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渠道,让公平正义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全国、市、区人大专题调研、视察,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司法服务保障嘉定新城建设工作情况并落实审议意见。高度重视代表委员联络,走访各级代表委员以及邀请参加听庭评议、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26人次,创办并每季度向代表委员赠阅《嘉检视窗》专刊,动态推送检察履职情况4期,高质量办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件。积极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参与立法征询、提出意见建议37条。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坚持以公开促公正,组织检察公开听证295次,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活动304人次,承办全国检察机关首次听证观摩暨研讨活动,相关经验获全国推广。深化检律良性互动,为律师提供阅卷1304件次,办理律师控告阻权案件29件,制发监督文书,依法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律师张某某申请保障发表意见权监督案获评市检察院检委会通报参考性案例。深化检务公开,依法公开程序性信息5762条,常态化开展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23场,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60余篇。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微电影《夏天的诗歌》获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优秀公益作品奖;《“不白吃”带你品尝正宗的南翔小笼包》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漫画获新华社等转发,阅读量达34万余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嘉定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委和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对标全区高质量发展新战略新部署,检察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工作贡献度、显示度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对标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司法理念转变还不够到位,监督不全面、不深入问题依然存在,监督能力、监督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对标自身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检察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还需持续强化,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创造新的更优检察实绩,努力以高质量检察供给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一体践行“十一个坚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高标准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把讲政治落实到检察履职、监督办案全过程。
二、服务大局显作为,精心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坚决守好安全底线,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共同守护城市安全、人民安康。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需求,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找准落细检察服务保障举措。围绕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持续深耕“嘉检七色花”“嘉民兰馨”“嘉言懿行”等品牌,协同各方加强特定群体司法保护,用好检察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职能手段,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三、立足本职强担当,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对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找准“四大检察+”侧重点、发力点,一体抓好监督办案和业务管理,将“三个善于”贯穿检察办案全过程,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对标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要求,持续优化外部协同,推进府检联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加快数字赋能法律监督工作,努力实现法律监督模式重塑、法律监督效果嬗变。
四、从严管理提素能,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优化完善队伍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队伍理念更新和能力升级,坚持在实践实战中提升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激励担当作为,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强大动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强化执法司法监督制约,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防微杜渐,一体推进检察机关“三不腐”,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
征途漫漫,又踏层峰辟新天;改革浩荡,再启征程入新境。各位代表,新一年,我院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实干担当、奋发作为,为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