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嘉检要闻
 
嘉定检察院成立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队伍为数据治理工作注入新活力
 
来源: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日期:2020年07月13日
 


 

大数据的应用早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购物、医疗、工业......同样地,在检察院,我们每天敲击键盘亦产生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尤其检察业务数据是检察业务分析的基础,只有高精准度的数据才能有效地反映出检察业务工作现状,才能通过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服务办案实践。   

我们不禁思考,如何才能让数据更加精准,更少误差,更好服务办案、服务检察工作?科技固然重要,人亦是关键因素。

 

进一步加强对检察业务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检察业务数据的深层次应用日前,嘉定区检察院成立了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两支队伍并出台《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队伍管理办法》7月10日上午,该院召开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成立会议,党组书记、代检察长葛建军,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海翔出席,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首批7名数据分析师、7名数据管理员参加会议。两支“数据之师”由此正式“出道”。

何为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都是“数据队伍”,两者有什么不同?

《管理办法》中提到,检察数据管理员是指检察机关从事数据审核统计督促修正,确保检察数据真实、规范的人员。数据管理员由各业务部门主要从事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操作的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审核、统计本部门业务数据,定向接收、反馈数据治理职能部门(第六检察部)提供的普遍性不规范问题提示,督促办案人员修正。就像一位新上任的数据管理员所说的,他们就像是检察业务数据的“质检员”,保证数据录入的精准和质量。

检察数据分析师是从事检察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研究、评估和预测的人员。他们要敏于检察业务数据变化,定期收集整理、分析业务数据并形成业务数据分析报告。

据介绍,该院数据分析师主要由资深检察官担任,首批数据分析师中有业务主任4人,多人获得过市级“三优一能”称号,平均从事检察工作年限十年以上之所以安排如此“豪华”阵容,是因为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绝不仅仅是以往的统计分析,需要有跳出数据看数据的大局眼光,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意识,需要有化“数据”为“神奇”的语言驾驭能力。

目前数据分析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检察办案。通过对捕诉合一、认罪认罚、公益诉讼等检察核心业务工作数据的分析,找准症结问题,通过分析原因,继而对症下药,推动业务工作稳步开展。二是服务领导决策。通过将业务数据与队伍数据的比对分析,测算检察业务量与人员分布的合理化程度,为部门间的人员调配和政策倾斜提供数据支撑。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朱海翔副检察长在会上指出,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要充分认识数据治理工作的意义,正确看待、平和处理好数据治理和本职工作的关系,注重提升工作能力,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及时总结宣传成功经验

葛建军代检察长介绍了数据治理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和检察工作背景,并对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勇挑重担,怀揣梦想,充分认识检察数据治理工作的基础性、开创性、实践性特点,用数据助推监督水平的提高,用数据科学评价检察业务水平,用数据扩大检察工作辐射效应。二是边学边干,立足自身岗位特点,勤于总结提炼,做好检察数据的“操作员”“情报员”“管理员”,让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反哺办案、赋能办案。三是加强组织,做好保障,从检察工作实际出发,以“求极致、争优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着力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以数据治理工作带动全院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

 

会上,2位业务部门负责人、2位数据分析师、1位数据管理员交流发言。

会后,刚刚“走马上任”的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参加了第一场数据治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