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嘉检要闻
 
以实训出实效 青年干警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收获
 
来源: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日期:2019年11月29日
 


 

在嘉定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警占了全院人数的三分之二。每一年,这支青年队伍都会增添新成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又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定位。为贯彻落实市检察院“实训提升年”要求,该院以培养“思想准备、知识储备、能力具备”的青年人才队伍为目标,探索建立了各种以青年干警为主体的制度,既注重提升整体水平,又关注干警个性发展。

走进“嘉检大讲堂”,遇见犀利仁师

今年8月2日下午,午休刚过,嘉定检察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就坐满了青年干警,大家一边等着“讲师”入场,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待会要问的问题——这里马上要开始今年的第六场“嘉检大讲堂”,主题套路贷案件办理的心得体会。不少青年干警尤其是新进院的干警套路贷”的理解还不够,也未承办过此类案件,因而大家都早早赶来,抢占前排“有利地形”,以便待会跟“讲师”互动。

果然,一节课下来干货满满,三位“讲师”——检察官周尧杰、刘善敏诸寅凯详细介绍了办理的“套路贷”专案的案件情况,梳理总结了案件中体现的套路贷手段、特征,涉及的法律适用、证据审查等方面问题青年干警今后更好地办理相同类型的案件提供了有益指导。

“不到两年时间,‘嘉检大讲堂’已经从探索试行变成了一项常规工作,更是许多青年干警每月翘首以盼的充电时刻。”该院团总支书记王垭笑着说。2018年以来,嘉定检察院推出“嘉检大讲堂”教育培训品牌,此后,课程的“课时”不断增加,目前已开展20余次。从检察长到检察官,从检察官助理到司法行政人员,从专家学者到媒体记者,各类“讲师”纷纷走上讲台授课,带来一场场精彩课程,内容涵盖公诉业务培训、调研文章撰写、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听证、舆情应对、压力管理等多个方面,青年干警纷纷响应,每每座无虚席。

该院还充分发挥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智库等“外脑”资源,邀请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等专家学者来院,围绕热点案例开展“正当防卫的认定”等主题的法律沙龙活动5次,形成研究成果20余份,获评区级以上荣誉18次。

体验“沉浸式”演练 实战模拟成常态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是否有意见”“公诉人继续举证”......穿上法官袍的检察官扮演地有模有样,公诉人、“被告人”、“证人”、“辩护律师”也各就其位,一场“嘉检大练兵”模拟庭审活动正在进行中。

这场模拟庭审是按照一审案件的庭审程序进行,重点就讯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三个环节进行实训,并选取一起真实发生的“偷租”案。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冒名王,通过房屋中介吴小中将不属于其的多套房屋对外出租,长达一年时间。控辩双方针对偷租行为应当如何定性是否应当被认定为刑事犯罪是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抑或是其他罪名”三个焦点展开激烈交锋

这样的实训在嘉定检察院并不少见:法律文书制作、一对一对抗赛、列席检委会、跨部门锻炼等等,参加人员多为近年新入额检察官和新进干警,通过实战训练,针对短板弱项进行精准施教,强化出庭核心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办案能力的效果

庭下时常“磨刀”,那么在真正的庭审上,他们又表现如何呢?

“青年检察官站在公诉席上发表公诉意见,旁听席中,突然推门而入的十余位检委会委员默默地在心中为检察官的表现打分,庭后再集中评议。像这样不打招呼直接“推门”听庭是近年来的一种常态。检委会委员在不事先告诉办案检察官的情况下直赴庭审现场旁听庭审,更加直接、客观、精准地了解检察官庭审预备情况、主导庭审情况和临场应变情况

嘉定检察院出台了关于检委会“听庭评议”工作的相关意见,制定了完整的评议流程。听庭结束后,检委会委员进行集中评议,填写听庭评分表、听庭评议表,从文书质量,出庭规范,讯问、询问,归纳分析,质证、法庭辩论,出庭整体效果等6个方面对公诉人的表现打分,并写出综合评议意见。

“选中”的青年检察官坦言,“推门听庭”给检察官们带来了更大压力,也促使他们对每一次庭审都全力以赴,又能倒逼他们深刻检视剖析自身不足,从而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司法能力和办案质效,持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青蓝班”扬帆起航 开启自主管理模式

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一项名为“青蓝育才计划”的工程,是该院又一个教育培训特色工作。该项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寓意,在全院青年干警中选出2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干警,组成“青蓝班”,作为后备干部蓄水池。2018年,第一批“青蓝班”学员顺利毕业,他们中2人顺利通过遴选入额,5获得上海检察机关“三优一能”荣誉称号,2人被任命为主任检察官。2019年初,第二青蓝班正式“集结出发”。

如果说“青蓝育才计划”是后备干部的蓄水池,那么预备检察官制度就是专为充实检察官后备人才队伍两年前一支由48位年龄均在35岁以下的检察官助理组成的年轻队伍形成。两年来,队伍不断在壮大。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被安排进入其他业务科室进行跨部门办案,积累办案数量和经验,熟悉各条线业务的办案流程和规范。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演讲辩论、案例汇报、文书评比、公文写作、撰写调研文章等活动,以赛代练提升检察实务能力。

目前,已有13预备检察官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跨岗之旅”。在谈及这次跨部门办案的感受时,跨岗到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科的控告申诉检察科干警小赵说:“我进院已经快7年了,一直在控申科现第六检察部工作,这次在未检的办案经历让我对检察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控申与未检的工作既有相通之处,比如都需要极大耐心来为当事人开解心结、疏导情绪,但又有不同之处,控申科更注重释理说法、化解矛盾,未检科却更要注意教育感化挽救。”她表示,多部门的办案经历让她对未来的遴选入额又多了一层信心。

为了保证跨部门办案效果,该院还为青年干警建立一人一档学习档案,实行“纪实+量化”的评分制考核模式,并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增强自我提升的紧迫感。